计量器具的特征: 1 标称范围即上下限; 2 测量不确定度即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; 3 灵敏度即器具响应的变化与被测量值的变化之比; 4 鉴别力即器具对微小变化的响应能力; 5 鉴别力域即对器具的响应而言被测量的较小变化值; 6 分辨力即能够肯定区分的指示器示值的较邻近值; 7 作用速度即单位时间内测量的较大次数; 8 稳定度即器具保持计量特性不变的能力。 计量器具的使用要求 1.根据需要对计量器具进行调整 调整是指使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和其他性能达到规定要求的作业。调整时应遵守计量器具操作规程,防止调整不当而失准。如万用表、游标卡尺等在使用前要进行归零调整。 2.标示计量器具的校准状态 一般在计量器具上贴校准状态标签,让使用者了解计量器具的状态(合格、限制使用、停用等)和有效期限。 因体积小或影响操作等原因而不宜贴标签的计量器具,其校准状态标签可贴在包装盒上或由其使用者妥善保管,但器具上要刻上编号,便于追溯。 3.防止调整时校准失效 采取措施,防止调整时校准失效。比如,对作业人员进行资格认证,须有资格证方可上岗,同时编制调整作业指导书及对校准点进行铅封等。 4.加强搬运、维护、贮存的防护 在计量器具使用过程中,一定要采取措施,防止计量器具在搬运、维护和贮存时损坏或失效。如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、采取防护措施等。 5.做好计量器具失准时的处理 若发现计量器具偏离校准状态(失准)时,应上报主管,请求对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,并对设备和受影响的产品采取相应的措施。 (1)对被检产品,不一定要重新进行检测,但对其有效性一定要评价。 (2)对设备和受影响的产品采取以下措施: ①追回产品进行重新检测。 ②对设备进行修理并重新校准。 (3)应查明计量仪器失准的原因。应对检定或校准方法,校定、校准周期。计量人员工作责任性及操作熟练度,计量器具的适用性等更新进行评价,根据评价结果再适时采取相应措施。 杭州众享技术培训中心定期举办计量校准与维修、金相检验、力学性能检验、化学分析(材料成分)、光谱分析、无损检测、化学检验、质检员和热处理人员考核面授辅导班。 联系人:师老师